编纂 [删除该词条]
(1) 接闪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直接接收雷击部分,以及用作接闪器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
(2) 引下线——衔接接闪器与接地装配的金属导体。
(3) 接地装配——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称。
(4) 接地体——埋入泥土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导体。
(5) 接地线——从引下线断接卡或换线处至接地体的衔接导体。
(6) 防雷装配——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配的总合。
(7) 直击雷——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器力者。
(8) 雷电波侵入——由于雷电对架空路线或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也许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室内,危及人身恬适或毁坏设备。
(9) 过电压保护——用来限定存在于某两物体之间的袭击电压的一种设备,如放电间隙、避雷器、压敏电阻或半导体器具等。
(10) 少雷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不超过15的地区。
(11) 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数超过40的地区。
(12) 雷电行动稀罕凶猛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超过90的地区,以及雷害分外严重的地区。
(13) 会集接地装配——为加强对雷电流的飘泊作用,低落对地电压而敷设的附加接地装配。
(14) 弱电路线——指电报、电话、有线广播、路线知晓装配与保护信号等路线。
(15) 直配机电——不经过变压器而与架空线衔接的机电。
(16) 中性线(符号N)——与系统中性点相衔接并能起传输电能作用的导体。
(17) 接触电压——绝缘毁坏后能同时涉及的部分之间显现的电压。
(18) 预期接触电压——在电气装配中产生阻抗可忽略的阻拦时,也许显现的最高接触电压。
(19) 通称接触电压极限——在规定的外界影响下,准许无穷期摒弃的接触电压的最大值。
(20) 带电部分——在失常使历时带电的导体或可导电部分,它蕴含中性线,但不蕴含PEN线。
注:本术语纷歧定象征着有电击损害。
(21) 外露可导电部分——指在失常征兆时不带电,但在阻拦征兆下也许带电的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体。
(22) 装配外导电部分——不属于电气装配一部分的可导电部分,它也许引入电位,一般是地电位(在阻拦征兆下,某部分的地电位能够不为零)。
(23) 保护线(符号PE)——某些电击保护办法所要求的用来将如下任何部分作电气衔接的导体:
——外露可导电部分;
——装配外导电部分;
——接地极;
——电源接所在或人工中性点;
(24) PEN线——起中性线和保护线两种作用的接地的导体。
(25) 接地线——从总接地端子或总接地母线接至接地极的一段保护线。
(26) 总接地端子、总接地母线——将保护线接至接地举措措施的端子或母线。保护线蕴含等电位结合线。
(27) 等电位结合——使各个外露可导电部分及装配外导电部分的电位作本质相等的电气衔接。
(28) 等电位结合线——用作等电位结合的保护线。
(29) 总等电位结合——在建筑物电源路线进线处,将PE干线、接地干线、总水管、采暖和空调立管以及建筑物物金属构件等互相作电气衔接。
(30) 辅佐等电位结合——在某一部分范畴内的等电位结合。
(31) 直接接触保护——是胁制人与带电导体直接接触时产生触电损害的保护,这时候人接触的电压是电源系统电压。
(32) 间接接触保护——是在电气设备绝缘受到破碎摧毁使外露可导电部分带电的征兆下,用来胁制人涉及这些部位产生触电损害的保护。